近日在天津举行的欧亚自然历史博物馆高层论坛上,有关专家表示,根据目前的调查显示,我国萤火虫数量愈来愈少,甚至还面临灭绝的危险。 看到萤火虫“面临灭绝危险”的新闻,我惊悚万分。就像听到一个多年未曾谋面的好友突然撒手人寰的噩耗一般。因为萤火虫是我们大多数人儿时最好的伙伴,它带给我们美好童年的记忆,是我们一辈子回味不竭的快乐源泉。 “萤火虫,萤火虫,飞到西,飞到东。好像星星眨眼睛,好像盏盏小灯茏……”。
就在我们为生计而奔忙的时候,谁都没有想到这种充满浪漫情怀、乡土气息和人文特色的可爱小动物,却在我们周围逐渐失踪!
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生态警钟!我实在不敢想像当我们再也看不到萤火虫的日子,会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再次吟诵儿歌时,我们将要用怎样抽象苍白的语言去给孩子们描述它?
在所有和人类亲近的动物中,萤火虫恐怕是最寄于我们丰富感情的小精灵。在中国文学中,和萤火虫有关的诗词可以说不胜枚举,像唐诗、宋词中,就有不少咏萤,或以萤思人、寄物怀古的诗句。这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成语“囊萤照书”记述的故事:晋朝南平人车胤,幼年勤劳好学,可是因家里十分贫穷,买不起油灯看书;每年他常到野外采集萤火虫数十只,然后放在透明的囊袋中照明,借着萤光看书,由于苦学有成,求得功名,最后升至吏部尚书。
我们得共同感谢中科院昆明动物所梁醒财研究员给我们及时敲响了这个警钟。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宏伟构想,规划到二0二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为此,我要大声疾呼:生态环境良好的中国,不能没有萤火虫!
查阅资料,同样酷爱萤火虫的日本人,对萤火虫的保护值得我们借鉴。
日本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经济高速发展期,曾造成了自然生态的严重破坏,使萤火虫生息环境迅速恶化。为制止萤火虫数量的日趋减少,日本各地政府和民间机构开展了不同规模的有关保护、振兴或再造萤火虫自然产地的措施,并进行萤火虫人工培养的科学试验等。同时,还对作为萤火虫饵食的田螺等实行人工养殖,把其幼虫放到萤火虫生息地。为了保护萤火虫,日本先后指定了十个“天然纪念物”地区(自然保护区)。萤火虫受国家法律的保护,这在其他国家是没有先例的。
在我们当前大量的河流湖泊被污染、农药化肥及化工产品过度使用、城市的光害给萤火虫资源带来极大危害的情况下,面对有灭绝危险的萤火虫,我们是否也应该考虑一下立法保护的问题?因为这不仅仅是保护一个物种,而是生态文明和“生态环境良好国家”所必须要做的。保护萤火虫,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是对世界、对生命和生态负责的体现。
保护萤火虫,刻不容缓
|